7月10日下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學生工作部老師和班主任的帶領下赴東江縱隊紀念館(深圳坪山)和大萬世居進行參觀學習。
同學們在東江縱隊紀念館講解員的指引下認真參觀了紀念館展廳、文物廳,觀看了東江縱隊紀錄影片,從而進一步了解東江縱隊的革命歷程和光輝事跡,并學習感受先輩們的優秀革命精神傳統。在東縱講堂,教職工和學生黨員同志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不忘入黨初心。
隨后,同學們赴大萬世居進行參觀,進一步了解了深圳龍崗地區客家文化傳統與民俗特色。









(文字編輯:沈文華 圖片編輯:王赟峰)
附:東江縱隊簡介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是開辟華南敵后戰場,堅持華南抗戰的主力部隊之一。其前身是1938年由曾生(深圳坪山人)等人領導創建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和王作堯領導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1941年12月參與組織營救在香港的何香凝、茅盾、鄒韜奮等800余名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及國際友人,實現營救零傷亡,完成了一項偉大的營救行動。1943年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正式成立,曾生任司令員,林平(尹林平)任政治委員,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和八路軍、新四軍并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