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深圳杯”數學建模挑戰賽決賽(兼10周年研討會)于2021年11月20日-22日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計算數學與控制研究中心順利舉辦。

此次競賽是由深圳市科協與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聯合舉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牽頭承辦。賽事的舉行獲得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織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出席決賽的線下專家評委為:汕頭大學校長郝志峰教授、復旦大學蔡志杰教授、中山大學馮國燦教授、深圳大學胡耀華副教授、深圳科協常委李毅博士等。此外,浙江大學劉康生教授、北京工業大學薛毅教授、中國科學院張文博研究員、華為工程師等專家以線上的方式參加了答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超峰,辦公室主任王志華、數學中心主任張曄教授、工程系徐晨副教授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兩天的賽程里,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約180名優秀學子就各自參賽隊伍選擇的題目所撰寫的論文內容進行了線上答辯。此次大賽共分4種數學建模題型,題目涉及了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幾個應用問題。其中包括:
A.火星探測器著陸控制方案。本題聚焦于探測器從火星同步軌道出發到探測器在火星地表上方懸停的過程(以下簡稱著陸過程)。要求參賽隊收集有關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音像和文字等公開資料,建立不同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具體題目見:http://m2ct.org/view-page.jsp?editId=12&uri=0D00250&pageType=sy
B.背向瑞利散射光纖激光傳感器設計。光纖傳感技術是一類在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技術,隨著該類技術的不斷成熟,他們正慢慢地滲透到更多的商用領域。該技術所涉及的復雜背景下的數學建模問題,是該領域現今的研究重點。具體題目見:http://m2ct.org/view-page.jsp?editId=12&uri=0D00249&pageType=sy
C.配電網可靠性和故障軟自愈研究。該問題針對的是保障高質量供電的重要指標—配電網的可靠性。在配電網終端負荷已知和各設備單元可靠性已知的條件下,整體配電網的可靠性依賴于配電網連續時空的拓撲信息。配電網故障自愈是事故恢復的快速自動化方式。如何利用準確的配電網連續時空拓撲信息,盡量實現“軟自愈”,能夠降低故障自動恢復的成本,是此問題的研究重點。具體題目見:http://m2ct.org/view-page.jsp?editId=12&uri=0D00248&pageType=sy
D.基于一個微分對策問題的機器學習能力定量評價。該問題是利用當下最流行的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數學建模并解決一系列最優控制問題。具體題目見:http://m2ct.org/view-page.jsp?editId=12&uri=0D00247&pageType=sy

來自各大高校的專家、教授根據不同題目分組在線上仔細聆聽了各個參賽隊伍的論述,進行了細節上的提問并給出了專業性的指導意見。

在各級領導、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通力支持下,2021年“深圳杯”數學建模挑戰賽決賽圓滿落下帷幕。各位專家學者將于近期進行專門的討論,給出評審意見及獲獎名次,請各位參賽學子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