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下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朱迪儉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個優秀大學生》為主題向2020級新生講授“大學第一課”。講座中,朱迪儉書記圍繞著“做學問”這一關鍵詞,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從哲學、文化、時政等方面多層次、多維度地向學生們闡釋要“如何做一個有學問的優秀大學生”,讓學生們受益匪淺。

探尋自我,做合作共贏的同行者
朱迪儉書記以“上大學意味著什么”這一問題為序,引導并啟發現場300余位大一新生深入思考讀大學的動力及目標。他從國學大師王國維、中國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等名家名言入手,闡釋做學問的基本規律,鼓勵同學們要經常向自己提問、善于向他人提問,做一名勤于思考的大學生。
朱迪儉書記認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自省,勇于向內探尋自我,要時刻從態度、技巧、知識、心態、環境這五個層面對自己發問。他強調,態度決定一切。深北莫作為一所中俄合作大學,每一位身處其中的深北莫人都應該有崇高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和敬畏感,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環境下,謹記中俄兩國領導人賦予深北莫的重要使命,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善于提問,做科學真諦的探尋者
除了要向自己提問,還要善于向別人提問,朱迪儉書記在現場向同學們分享了向別人提問的兩個小技巧:“一問是什么,二問為什么”。他引用南京大學張永桃教授的一句話:“遇到任何問題,一定要先問清楚是什么這個基本問題,因為它是一切研究的起點!”
他領讀了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全文內容,針對講話中所表述的對民族、對人民和對黨的三個重要責任的理念進行了剖析:從這三個“重要責任”中可以看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的執政理念,那就是“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但到底什么是責任呢?責任居然是個沒人能說清楚的概念嗎?”朱迪儉書記說,在他本人的求學過程中收獲最深的體會就是要多問“是什么”。正因為不斷叩問“責任”的含義,他結合自己所學的政治學、行政管理學專業,圍繞“責任”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撰寫論文,最終獲得了認可。朱迪儉書記指出,沒有人搞清楚的一個基本概念,往往就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的入口。

認清大勢,做黨最忠實的追隨者
朱迪儉書記表示,除了要多問“是什么”還要多問“為什么”。他認為在當今中國的宏大敘事中,最需要搞清楚的三個為什么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朱迪儉書記表示,希望每位當代青年都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探究這三個問題。
朱迪儉書記向在場學生分享了他的導師夏書章教授的生活經歷。在面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一問題上,這位已經101歲的耆耄老人的答案是:“中國共產黨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一個黨能永遠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個黨就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朱迪儉書記表示,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汲取了人類社會一切有益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克服其不足之處,展示了無限的生命力。這些都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向前,開拓進取的力量所在。
講座最后,朱迪儉書記勉勵同學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深北莫這一舞臺,在莫斯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以及全球優秀老師的陪伴和教育下,努力成為推進中俄合作的文化使者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據悉,“大學第一課”是深北莫為2020級本科生開展的一系列入學教育中的重要一課。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學校還將陸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大學適應教育等入學教育課程,幫助2020級本科生快速適應環境,明確學習目標,合理規劃人生,為中俄戰略合作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