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俄兩國元首達成重要共識創建的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發揮中俄教育合作重要平臺紐帶作用,融匯中俄優質教育資源,始終秉持“立德為本、文化為魂、學術為基、實踐為源”的人才培養理念,精心構建“文化潤育、科學教育、創新實踐”三位一體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錨定建設獨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國際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目標砥礪前行。
為積極弘揚教育家精神,學校推出“吾校吾師”專欄,通過講述教師的育人故事,引導全體教師堅定“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將教育家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深北莫力量。
在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她以跨學科思維破解基因調控的密碼;在中俄合作辦學的熱土上,她以國際化視野培育創新型人才。她就是廣東省高層次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以下簡稱“深北莫”)生物系副教授史祥燕。
12年學術積淀,筑牢教學科研根基
2009年至2021年,史祥燕先后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開啟了長達12年的學術鉆研之旅。這段豐富的經歷,為她在深北莫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筑牢了堅實根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前沿的教育理念,培育了她突破傳統的創新意識;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濃郁的跨學科科研氛圍,讓她深悟學科交叉融合的強大力量;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工作經歷,則使她掌握了跨東西方教育科研高效轉化的關鍵。當這些珍貴經驗匯聚于深北莫這一國際化平臺,便發生了一場奇妙的“化學反應”。“深北莫開放包容且科學嚴謹的學術氛圍,與我過往積累的國際化經驗高度契合,這使我能夠順利地將前沿教育理念、跨學科思維以及對教學和科研品質的高追求,融入到日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中,不斷推動著自身與學校的共同成長。”史祥燕表示。
深耕表觀遺傳領域,助力學科創新發展
史祥燕的研究始終緊密圍繞人類健康需求展開,從生物醫用材料研究到表觀遺傳調控領域,她帶領團隊勇攀科學高峰。團隊深入聚焦研究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揭示相關疾病的致病機制,挖掘潛在的治療靶點,助力開發基于基因表達調控的有效治療策略,為攻克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貢獻力量。

史祥燕團隊合照
在深北莫,學校為她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先進的實驗室設備、全球招聘的跨學科團隊、與莫斯科大學的深度合作,以及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豐富的學術交流機會,讓團隊在高水平論文發表、科研基金申請等方面成果斐然。目前,她已在多個知名期刊發表40余篇高水平SCI論文,主持國家級、省市級及橫向項目共8項,并擔任多個期刊獨立審稿人,用扎實的成果詮釋著科研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史祥燕訪問莫大與合作團隊合照
“每一篇論文的誕生都是一次獨特的旅程,充滿了挑戰與收獲。見證了我在科研道路上的成長與進步,更彰顯著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對科研工作的嚴謹態度和深刻理解,以及在探索中永不停歇、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史祥燕回憶起論文背后的科研歷程,感慨萬千。
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理論實踐深度融合
在教學工作中,史祥燕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理論實踐深度融合”的教育理念。針對研究生課程教學,她精心設計課件,將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科學問題緊密結合,讓知識變得鮮活易懂。同時,采用“翻轉課堂”模式,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本科生的指導,她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基礎實驗入手,逐步引導學生參與各類前沿課題,為本科生創造了與碩博團隊合作的機會,助力本科生積累科研素養,教學成果顯著,學生評教平均分高達98分。

史祥燕與2023級研究生在專業實驗課中
在指導學生開展科研項目時,史祥燕從科研興趣、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三個關鍵維度入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她結合學生專業背景和興趣領域,與學生共同制定研究課題,激發學生內在動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術講座、研討會等活動,拓寬學術視野,進一步強化科研熱情;營造寬松討論環境,組織頭腦風暴等互動活動,激發學生靈感,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關注前沿文獻,從中汲取新方法、新理念,為創新提供源泉。在學生開展科研工作起步階段,她嚴格開展實驗技能培訓,確保學生具備扎實的實踐基礎;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解決技術難題,并適時提供指導與支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促進知識內化與能力提升,在不斷探索和突破中尋找和回答科學問題。在2022-2024年期間,她指導的6名深北莫研究生獲得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資助,順利完成“用于乙型肝炎治療的新型納米粒子設計”課題,為乙肝防治研究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史祥燕與課題組同學登頂梧桐山
言傳身教,育人才更育家國情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史祥燕始終將政治理論學習作為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并將其融入到日常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她注重引導學生了解國家的政策方針和發展戰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課堂之外,她以身作則,通過實際行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學術觀。在深北莫濃厚的黨建氛圍熏陶下,史祥燕以高尚的師德師風為標桿,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學生,多名學生在學術研究與實踐活動中展現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展望未來,史祥燕表示將繼續堅守教學科研一線,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持續拓展科研邊界,推動更多成果落地轉化,以點滴之力為學校發展添磚加瓦,助力深北莫在教育科研領域綻放更耀眼光芒。
從實驗室到講臺,從個人科研到團隊引領,史祥燕以國際化視野、跨學科思維和育人初心,在深北莫這片創新沃土上,播撒著科學與希望的種子。
個人簡介:

史祥燕,中共黨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生物系副教授。2021年入選深圳市高層次特聘崗人才,2022年入選廣東省高層次青年拔尖人才。獲評深圳市教育工委優秀黨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研究工作聚焦于染色質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病毒-宿主互作的表觀遺傳機制、疾病表觀遺傳療法開發方面。在多個知名期刊發表高水平SCI文章40余篇,h-index 20。自2022年以來,主持國家級、省市級及橫向項目共8項。擔任多個期刊獨立審稿人。擔任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波譜專業委員會成員、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SMAR) Early Career Committee成員、深圳市健康影響評估專家等公共服務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