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至2025年10月02日我校師生可免費試用(中華民族音樂資源數據庫)資源。
訪問方式
1、校內訪問免登陸
2、校外訪問
用戶名:zhongshu003 密碼:china1896
數據庫網址
1、中華民族音樂資源數據庫:http://zhongshu.cdcgcart.cn
2、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音樂賞析數據庫:http://sczl.cdcgcart.cn
3、中華戲曲老唱片數據庫:http://xq.cdcgcart.cn
4、中華曲藝老唱片數據庫:http://qy.cdcgcart.cn
5、京劇絕版賞析:http://jbsx.cdcgcart.cn/jbsx/src/index/index.html
內容介紹
1、中華民族音樂資源數據庫平臺介紹
“民樂經典薈萃,華夏余音繞梁”
中華民族音樂資源數據庫:http://zhongshu.cdcgcart.cn
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歷史久遠,內容豐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體現和組成部分,也展現了中國作為“禮樂之邦”的形象。華夏大地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音樂各有特點又相互融合,造就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在世界音樂藝術領域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2、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音樂賞析數據庫平臺介紹
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音樂賞析數據庫:http://sczl.cdcgcart.cn
“一帶一路觀古今,絲路音樂盡風情”
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是我國古代通往西方的重要通商貿易之路,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絲綢之路將歷史上最主要的古代文明聯系起來,開通之初即是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和古代中國的交流中心,成為各民族宗教、文學、美術、音樂等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媒介,也成就了古代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的鼎盛。就絲綢之路沿途各地的民族音樂而言,各種音樂元素相互碰撞、融通,造就了絲綢之路上民族音樂的特有風格。由中數集團收集、整理、打造的“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音樂”賞析數據庫,旨在搭建一個民族音樂平臺,以民族音樂探尋絲綢之路藝術發展的脈絡,并對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音樂進行保護、傳承與傳播。
3、中華曲藝老唱片數據庫平臺介紹
中華曲藝老唱片數據庫:http://qy.cdcgcart.cn
“口語說唱故事,道盡人間百態”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后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所作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的詩句,可知說唱在中國由來已久,經過千百年的延續與發展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特色的說唱藝術--曲藝。
一、說唱藝術,民間文化
曲藝誕生與田間地頭、牛背馬上,反映的也多是市井民間的百姓故事,并以其短小精悍的故事內容、生動活潑的語言風格、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惟妙惟肖的表演形式,讓聽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因此被稱為最具民族民間色彩的表演藝術。面對“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華夏大地,曲藝的地域性色彩也尤為突出,方言的濃厚韻味也成為了藝術元素,衍生出了中國民間各民族曲藝曲種近400種,成為中華傳統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本身也是反映中華各民族社會生活的藝術寶藏。
二、百花爭艷,曲藝典藏
由于在舊社會里曲藝屬于民間藝人自娛自樂、糊口養家的手藝,因此隨意性強,不如戲曲藝術有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標準,此外如民間曲藝家族式的內傳方式都導致了許多曲藝藝術的失傳。為了對這些寶貴的曲藝藝術進行搶救與保護,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從民間收集整理了眾多與曲藝相關的老唱片音源,并將其進行數字化修復與典藏,并將所有曲藝資源集中整合打造了“中華曲藝老唱片數據庫平臺”,涵蓋近百種曲藝曲種,讓百花爭艷的曲藝藝術得以重獲生機。
4、中華戲曲老唱片數據庫平臺介紹
中華戲曲老唱片數據庫:http://xq.cdcgcart.cn
“梨園芳華,奇韻共賞”
“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 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戲曲于方寸天地展現出的藝術魅力是中華文化在漫長的時間過程中,經歷歷史的篩選而沉淀下來的精髓,是中華民族藝術之美的集中展現。
5、京劇絕版賞析
http://jbsx.cdcgcart.cn/jbsx/src/index/index.html
“敘述舊聞,鉤沉往事,重譚梨園秘辛,品味伶人甘苦”本平臺包含84個專題,200集節目,主要包括《梨園往事》與《名家名作》,每年持續更新200集精彩內容,供大家觀看、欣賞。
一、精心打造、“絕版”再現
平臺內容以“敘述舊聞,鉤沉往事,重譚梨園秘辛,品味伶人甘苦”為內容,把電視文獻片與作品賞析相結合,邀請名家賞析數字化修復后的老唱片,融合了口述歷史、音配像、情景再現等元素,是一款融觀賞性、知識性于一爐,以堅實的史料和最新的學術成果為后盾,兼具深度和廣度的高文化含量精品傳統文化數字內容產品。
二、梨園絕響、無價瑰寶
作為一檔具有文化深度、歷史價值、藝術魅力的戲曲數據庫平臺,《京劇絕版賞析數據庫平臺》讓珍貴的聲音資料從歷史走入了今人的精神生活,以唱片、名家、多媒體等方式鉤沉出京劇百年的發展歷史,在京劇史料、專家名流、制作團隊上都堪稱“絕版”。
(一)一絕·絕版唱片
《京劇絕版賞析數據庫平臺》中的主角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絕版老唱片,展現的是眾多京劇大師有代表性的唱段錄音,唱片質量上乘,珍貴而稀有。
(二)二絕·絕代名家
《京劇絕版賞析數據庫平臺》講述的是灌錄唱片的京劇名家的生平、成就,除此之外,通過戲曲界的名流耆宿擔任嘉賓,這些前輩學者和藝術家的精彩表達,本身就是不可復制的文化遺產。更何況其中的多位前輩學者已經駕鶴西去,節目里所留下了他們最后的身影。
(三)三絕·絕佳制作
《京劇絕版賞析數據庫平臺》由柴俊為老師主編,集合了王元化、梅葆玖、朱家溍、劉曾復、吳小如、歐陽中石、李薔華、小王桂卿、鈕驃、葉長海、劉連群、傅瑾等一眾戲曲名家擔任學術顧問與藝術顧問。15年來訪問了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數百位梨園老人和研究者,制作出千余段老唱片的音配像,是其他平臺所不能復制的經典。在觀賞性、可研究性、制作品質方面而言,可謂絕版之作。
三、使命傳承、企業擔當
京劇是傳統文化寶庫,是一個時代曾經深受各階層觀眾聽眾喜愛的經典藝術,對中華民族而言,代表了民族藝術的輝煌經歷。《京劇絕版賞析數據庫平臺》通過對老唱片的解析,回溯京劇等劇種鼎盛時期的歷史記憶,通過不同世代的專家學者的解析,將京劇藝術價值延續與普及。